殡葬新闻资讯

桃峰观音雕塑
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5-04-14 15:42:50点击:





 

  陵园设置观音雕塑,是文化象征、宗教信仰、艺术表达与情感寄托的深度融合,以下从四个维度解析其深刻寓意:

  一、文化宗教:慈悲与救赎的信仰符号

  佛教文化内核

  观音菩萨作为大乘佛教中“大悲观音”的化身,其“寻声救苦”的慈悲形象,与陵园“安放逝者、慰藉生者”的功能高度契合。在《法华经》等佛教典籍中,观音被描述为超越生死的存在,能接引亡魂往生净土,这一信仰在陵园中具象化为雕塑,成为逝者通往极乐世界的“精神引路者”。

  本土化信仰融合

  自两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,观音形象逐渐本土化。唐代以后,女性化的观音形象(如水月观音、白衣观音)广泛传播,其“送子”“护佑”等职能与民间信仰结合,在陵园中既体现佛教的救赎思想,也承载了民众对逝者来世的世俗化期许。

  二、艺术表现:神圣与美学的交融

  造型语言

  三面观音:如院山公墓的三面观音像,正面持经箧(象征智慧)、右面持莲花(象征清净)、左面持念珠(象征慈悲),通过多重视角传递观音的“般若三德”。

  动态与材质:立式观音(如三亚南海观音)以108米高度俯瞰众生,汉白玉材质象征圣洁;坐式观音(如龙门石窟奉先寺造像)则通过跏趺坐姿与衣纹褶皱的雕刻,体现“静观尘世”的禅意。

新闻资讯
本年度热销墓型